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燕臻雨阳

思想自由 人格独立 循理而论 性情而歌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说得失  

2009-07-16 15:40:43|  分类: 雨阳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文/燕臻雨阳

对得失的理解,我悟到有三层。

第一层,要想得到必须有所舍弃;

第二层,如果已有所得必然已有所失;

第三层,得与失原本就是不可分的一回事,得即是失,失即是得。

开悟至此,常常感到世界真的很公平,不可思议的公平。

深刻的道理,如果没有直观浅显的身边事例证明,就显得很空洞抽象。一旦要举例又很难恰如其分,或者所举实例很苍白很庸俗,所谓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是也。这或许就是“道可道非常道”的道理罢。

即就是这样,我也还要举上些例子以便大家易于分享我的体悟。

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。过惯了干净生活的你,初到医院或其它心理上感到不干净的地方时,你会很排斥很拘束,不愿沾染周边的东西。假若出于无奈的原因你必须住在这里,你一定只打算凑活几天算了。晚上睡在“不干净”的床上,甚至不愿脱去外衣。盖一床不干净的被子甚至只盖到胸部,生怕被子边挨到脸上。但到了深夜,寒冷袭人时,便随着劳累的睡意逐渐放弃这些拘束,最后干脆不顾什么蒙头大睡了。有的人坚持的久一些,但最终都会适应所处的环境,一天两天许多天后,迟早会与这种环境融合。原来觉得脏的东西就那么回事了,丑的也不算丑了,厌恶的也不再厌恶。这种融合是潜移默化的,既有人的自主的成分,也有生理上不自觉的成分。

总之,人的身心会适应外部环境。那种排斥和不适应,仅仅是环境交替变化阶段产生的冲突感。如果人的一般生活的原貌像一面湖水,人的周边这些排斥、冲突的感觉就像水面的波澜、涟漪,会逐渐消失,趋向平缓,人的心理感觉才会回复正常原貌。

从优越的环境条件转到差的环境,人的感觉很坏,不情愿,所以产生失落感;从差的环境条件转到优越的条件,人的感觉很好,很欢迎,所以产生收获感。但是这些感觉都只是稍纵即逝的波澜和涟漪。在漫长的人生中,人的大部分时间要面对湖水般沉静的生活原貌,总要凭借波澜或涟漪引发的收获感而生活的人会很累。

一个穷人生活在物质匮乏中,对世界的要求也随之很少。对生活环境中的恶劣条件与不适完全适应,这些恶劣的事也就消失了,认可并接受了生活的原貌就是这样。那时,很小的一点点收获都可能激起心中的涟漪,令他开心。如果身边人都还算富有,大家都在不经意间给他一点施予,他很可能常常产生获得感而快乐。换句话说就是,他的快乐成本很低。反过来,如果他总是与富有者对比,就会产生新的心理涟漪,似乎自己本该拥有的被剥夺了,伴随其后的就是失落感。要想摆脱失落感,就要摆脱想要获得的要求,不主动在心里激起涟漪。

一个富人生活在物质丰盈中,对世界的要求也随之增多。丰盈的物质获得感也会由于适应而消失,感到生活的原貌必须是这样,无法降低生活的标准。那时,产生获得感的心理涟漪必须很大的物质刺激才可能换来。快乐的成本变得很昂贵。相反,容易产生世界越来越吝啬的失落感,要摆脱失落感,就同样要摆脱想获得的要求,不主动在心里激起涟漪。

可见,快不快乐,与一个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没有关系。失落感产生的根源是与相对更优越的人对比。而越是拥有的获得的多,快乐的成本也在越来越多。

结论是,当你获得一样东西,同时也一定在失去某样东西。人们往往不相信这个规律,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正在追求的事物中想要的部分,看不到或忽略了需要付出的成本和必将舍弃的部分。可悲的是,人们总是只顾获得,其实也在不断抛弃却不自知,当追求的东西得到时,才发现已经舍去的。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就不会把最想要的丢掉了。一生都追求不到的人,最终也不知道那里不一定有他最想要的,他最想要的也许早已亲手抛掉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1)| 评论(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